汽輪機油係統汙染控製管理的必要性
更新更新時間:2011-10-18 點擊次數:4035次汽輪機潤滑油係統的清潔程度是影響機組安全與經濟運行的的重要因素。引起油質劣化的主要原因是水份和金屬微粒對其造成汙染。同時,由於空氣的混入,加速了油液氧化,產生二次汙染物。汙染控製與管理應貫徹於安裝、檢修、運行3個環節,加強全過程管理。應控製油係統清潔度,對清潔度進行監測,並注重油液淨化。
1、汙染控製的意義
潤滑油係統以透平油為工作介質,油質性能的優劣是影響機組安全與經濟運行的重要因素。引起透平油劣化因素之一是水份和金屬微粒等汙染物造成的汙染。油中含有水份(遊離水和溶解水)和高濃度的金屬微粒,除會帶來潤滑性能下降、鏽蝕金屬表麵、卡澀調速部套、劃傷軸承表麵等共知的危害外,還會因水和金屬微粒汙物共存,通過金屬顆粒的催化作用,加速油液的氧化變質,降低油液的壽命。研究資料表明,當油中僅有金屬微粒或水存在時,對油液的氧化變質影響不明顯。然而當金屬和水同時存在時,氧化速度急劇加快,鐵顆粒使油液氧化速度加快10倍,銅顆粒使油液氧化速度加快30倍。控製油液中的水份或金屬微粒在規定範圍內,油液的使用壽命可延長3-5倍。
所以,為控製汽輪機油性能中水分和清潔度非常重要,防止二次汙染物的產生、延長油液使用壽命、節能降耗減少運行成本、保證機組安全經濟運行,加強油係統的汙染控製與管理,同樣是電廠生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2、汙染控製現狀
目前,對潤滑油係統汙染控製重要性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對過去200MW以下機組運行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忽視軸頸表麵微量劃傷的危害,待劃痕發展到影響機組運行的時候,再進行換瓦和軸徑修複處理,經濟損失重大。實際上300、600MW及以上大容量汽輪機組,由於軸係幾何參數、運動參數、力學特性的變化,對潤滑油膜的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油膜對油質的清潔度變得更加敏感。
有關資料表明,近10年內,已有10多台機組因油質汙染造成轉子軸頸劃傷,轉子返廠車削或進行電刷鍍處理,一次處理費用均在上百萬元,而且一般延誤工期2-3個月,進行現場自理並換瓦的機組數量更多。在油係統汙染控製和管理上仍存在的問題有:
(2) 不重視油係統自身的汙染控製,僅在油液的過濾淨化上做工作,結果出現油質達標軸徑仍出現劃傷的現象。
3、汙染控製與管理
潤滑油係統汙染控製與管理工作,應認真貫徹於安裝、檢修、運行3個環節中,並加強全過程管理,某一環節失
控,就會造成係統的汙染,後果則難以彌補。
汙染控製的直觀結果和*衡量標準是軸徑和軸瓦不出現劃傷,調節係統穩定,油液使用壽命較長。而油液的清
潔度是係統汙染狀況的直接體現。
汙染控製與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3.1控製油係統清潔度
油係統清潔嚴格地說應從主機設備監造開始控製,設備到達現場後應進行解體、檢查或清掃,係統油管的配製與
安裝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選材、安裝、檢驗、油衝洗和油循環。過去,因輕視油係統在機組中的作用,安裝過程這個
環節失於管理,所以出現過試運階段軸損傷的事故(或給今後運行留下隱患),成為難以消除的汙染源(如有的電廠
安裝時油管防腐質量較低,雖然油質達標,機組經過幾年運行,因回油管鏽蝕給運行過程汙染控製增加了難度)。 機組大修時同樣應重視油係統清潔度的控製,用完善的檢修工藝,保證油係統的清潔度。
3.2油係統清潔度的監測
新裝的大修機組投運後,係統自身的清潔度就成為定數。但隨運行時間的延長,係統內又會出現新的汙染物增量,其主要源於外部侵入和內部生成2種途徑。油樣的變化是油係統清潔度的客觀反映。定期監測油液的汙染程度,有利於機組的安全運行和進行經濟有效的清潔度控製。
目前,油係統清潔度的日常監督日益受到重視,但由於取樣方法、檢驗手段、操作程序欠規範,所以檢測結果往往出現隨意性。另外,目前監測目的僅用於指導油液的淨化。實際上,根據定期的油樣監測,通過“時間汙染度”曲線,可分析油係統清潔度的變化趨勢;通過汙染物成分的分析,可確定汙染物的來源,從而指導進行預防性維護檢修,節省維護費用,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
3.3油液的淨化
目前國內很多電廠,在油係統汙染中,金屬微粒汙染問題,采用解決的辦法是加裝高強磁棒來吸浮油係統中所含的金屬顆粒(鐵、鈷、鎳、鉻)雜質,或者使用高精度油過濾裝置在線或定期對油品進行淨化,以保證油品清潔度。此幾項實用的油液淨化方法,在實際操作運行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預防了汽輪機組軸徑和軸瓦劃傷問題,使調節係統穩定,油液使用壽命延長。搞好油係統的汙染控製管理工作,是當前一項重要任務,它已經引起妖精视频官方專業人員特別關注。汽輪機油淨化裝置目前是油係統中技術zui可靠的能除金屬微粒汙染和聚結破乳真空脫水的zui可取的淨化技術。但妖精视频官方仍然推薦客戶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淨化方法和設備,也需要加強潤滑油係統汙染控製與日常監管工作。